A+ A-
A+ A-

此时!
近卫骑兵团团长马茂勋仿佛年轻了十岁!
他眼神如电,身形如豹。
行动之间,龙行虎步。
更神奇的是。
他腰间的两把枪牌手枪,此时竟然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毛瑟C92驳壳枪!
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盒子炮啊!
再看其他士兵,身上的万国造步枪,也统一变成了二战名枪——莫辛纳甘骑步枪!
这可是毛熊专门为骑兵设计的骑枪。
因为射速快,宛若泼水,被部队士兵爱称为‘水连珠’。
大夏狙神张陶芳当年在狙击兵领上,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,用的就是这种枪。
此时,张学铭扫视眼前的部队。
一道数据缓缓出现在他的眼前。
【家族近卫骑兵团】
级别:紫色(史诗级)
1.下辖骑兵连X5,
各连定额人数170人(每人装备莫辛纳甘骑步枪一支,马刀一柄)。
2.骑兵炮连X1(装备82MM速射炮4门,马克沁重机枪6挺,各色轻机枪24挺,驮马140匹。)
定额人数:138人。
3.骑兵侦察分队X1(装备莫辛纳甘骑步枪一支,望远镜、信号枪1把)
定额人数:65人
3.近卫勤务手枪队:(装备毛瑟C92驳壳枪X2)
定额人数:50人。
总计:1103名官兵
特殊效果:
【首军】:这是宿主第一支部队,所有弹药消耗,均由系统提供。
【忠诚】:只要保证军饷发放,这支部队永不叛变。
【决死】:这支部队士气固定,永不下降,可战死至最后一人。
【疾驰】:该部队移动速度略微提升,追击时速度增加+100%。
(PS:这个编制是2战苏军的骑兵团编制)
(在正常骑兵部队里没有营级单位,通常是4到5个连组成骑兵团,再往上就是骑兵师。)
(因为骑兵通常都是集中使用,采取大纵身穿插战术,突破敌方薄弱防线,扁平化指挥更加方便。)
眼看着眼前的数据。
张学铭不由瞪大眼睛。
“卧槽!紫色属性!四个特殊效果!”
“这【部队感化卡】也太猛了吧!”
还好,自己这是对自家奉军使用的这张卡牌,要是对着鬼子国的部队使用。
那他们岂不是当场倒戈?
和身边的其他鬼子狗咬狗了?
“系统!这么搞真的没事么?”
这才1916年,自己的部队就换装上了二战装备。
在东北这片地方。
自己的骑兵团,当真是平趟了!
伴随着张学铭的疑问。
系统提示再次响起。
“系统改变,属于法则力量,其他人只会以为理所当然。”
“请宿主放心使用,速速提升家族实力,获得更多奖励!”
听到系统解释,张学铭放下心来!
同时,他也注意到一点。
那就是系统提示自己“速速提升家族实力,获得更多奖励!”
“哎!”
“看样子,自己最近懈怠了啊!”
张学铭回头看了看身后小腹微微隆起的于凤至。
十月怀胎!
乃是自然法则。
系统再牛逼也无法提升孕育速度。
今日,于凤至怀孕已经三月。
也就是说,从现在到她生产,足足有七个月的空档期。
当然,要是算上她坐月子,修养身体,最起码一年之内,她是别想再怀上了!
自己必须得趁着这个空档期。
撸起袖子加油干!
速速找来人类高质量女性。
家族振兴,时不我待啊。
张学铭眼神一锐,大手一挥。
“骑兵团各连分散,沿着去往大庆的路上一路剿匪!”
“遇到容易破的土匪山寨,直接破寨灭门!”
“若是遇到顽抗之敌,不要硬攻,回来呼叫炮连轰他娘的!”
“记住,破寨之后,匪首就地枪决,其他余孽爪牙,全都抓来当壮丁!”
“至于匪寨里的女眷,有一个算一个,全他娘给我洗干净小脸拉过来看看!”
张学铭想明白了!
不能只靠张六子帮自己拍电报,登广告招人。
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。
这好娘们!
也得自己动手抓呀!
这叫‘搂草打兔子,捎带手的活!’
“得令!“
伴随着张学铭的一声令下。
东北九省的绺子们可倒了大霉了!
要知道,近卫骑兵团可是有一条【首军】属性的!
那就是这是宿主第一支部队,所有弹药消耗,均由系统提供。
有了这条。
骑兵团根本不吝啬任何子弹。
遇到土匪山寨,就是枪林弹雨的招呼。
要是土匪窝子开寨投降倒好。
至少能留个全尸。
要是负隅顽抗的。
直接呼叫炮兵连支援,4门82MM速射炮开足马力,就往脸上招呼。
要知道,被系统升过级后。
张学铭的这支近卫骑兵团,不仅装备精良。
而且士兵素养极高。
炮兵简直能够当炮狙使用。
一旦拉上来,立刻对土匪山寨的一些土堡挨个点名。
而且!
因为系统赠送弹药。
他们往往一轰就是一宿,直接削地三尺。
等到天亮。
一些土匪山寨直接夷为平地,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。
说是片甲不留也不为过。
一时间。
“活阎王”张学铭的名号传遍东北九省。
所有座匪绺子胆战心惊,而流动的马匪更是四散而逃,或是跑到外獴,或是躲入深山,瑟瑟发抖。
可是。
张学铭在外面杀的沸血盈天。
奉天城里的张作林却懵逼了。
说好的武装游行,张学铭怎么真的剿起匪来了?
而且!
说好的马茂勋每天都向自己汇报张学铭的行程。
他怎么一出城,就断了联系!
要知道,马茂勋可是跟了自己30多年的贴身侍卫啊!
他反正不能...叛变吧?
张作林百思不得其解。
“不对劲!他妈拉个巴子的,老子怎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劲!”*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